除了日出-馬特宏峰-策馬特(Matthorn)
除了日出-馬特洪峰

策馬特算是個故事的起頭,所以也會是我瑞士遊記的第一篇章。
在領隊人生的開頭,非常幸運遇到人稱瑞士教父的老闆:發哥,帶著我一個認識瑞士。
在介紹瑞士的時候,除了聽著他豐富的閱歷以外,更可以看的從他眼中發出的光芒
(是一種,對於這個地方滿滿的熱情)。
馬特洪峰!!
拿出手中照片,聽著從他的口中不停歇的道'每個角度都讓震撼',在我還沒看到本人的時候,只覺得就是個日出沒什麼好滿足成這樣的吧,我好歹看過的日出也不少!
沒想到等到我帶著客人實際看到,這個時候才能體會。
金黃色的色彩慢慢渲染整座山頭,那一剎那彷彿時間靜止一般,我才能理解為什麼他那麼堅持瑞士
(我也希望我身邊的家人、朋友都能看到)。
就算再早我也會帶著客人一起去看日出,除了是工作以外,主要是我也想站在大家旁邊感受除了日出以外,每個人那種滿足的表情。

日出是一個屬於馬特洪峰的代表詞,也因為這樣更多人失去了走在他身邊靜靜欣賞的機會。
對於遊客只要拍到日出,立刻就會聽到一群人說打完收工⋯

馬特洪峰,除了日出以外,還有很多登山步道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欣賞。(前提是你必須有足夠的時間)
自我負責的概念在這邊是重點,代表著在山上沒有固定路線,只要過得去都可以走!
(政府不需要因為這樣還要賠償你錢、找一堆人救你)
也因為這樣,在這個被山環繞的策馬特小鎮,我可以跑到某個不知名的小山頭,遠離遊客的嘈雜聲,坐下來靜靜的看著山上光影的變化。
買個咖啡到市區的觀景台 看看日落是最輕鬆的方式
又或者坐在河邊的椅子 欣賞遊客滿街各有所求

說實話!我很討厭爬山的過程,只想在山頂喝著背上去的那一罐啤酒跟吃著蘋果。
'幕天席地'也許不是這樣用,對於國文程度不好的我,每次都只能想到這句話,
然後立刻想到讀書時的早自習,每天都要一直抄黑板上的字(不懂的時候 真的只是一堆字)
''幕天席地,縱意所如''
PS:策馬特這邊除了大街上面的教堂以外,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約12座禮拜堂,每一座都是一個獨立的風景
馬特洪峰 (Matterhorn) 簡介
馬特洪峰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具標誌性的山峰之一,高度達4,478公尺,其獨特的金字塔形狀使其成為瑞士的國家象徵。這座山峰位於瑞士瓦萊州和義大利的邊界。
地理特徵
- 四面皆為陡峭的岩壁
- 山峰呈現近乎完美的金字塔形狀
- 山頂終年積雪,形成獨特的白色山冠
馬特洪峰的四個山壁分別面向四個方向:北面、南面、東面和西面,每個面都有其獨特的攀登路線。
最佳觀賞點
- 日出觀景:黎明時分在策馬特鎮上欣賞金色陽光灑在山峰上的壯麗景色
- 格爾內格拉特觀景台:搭乘歐洲最古老的齒輪火車可抵達,提供最佳觀賞角度
- 施瓦茨湖:能倒映馬特洪峰的寧靜湖泊,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
歷史意義
1865年7月14日,英國登山家愛德華·溫珀(Edward Whymper)首次成功登頂,但在下山時發生悲劇,七人中有四人喪生。這個事件在登山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頁。
氣候特點
馬特洪峰的天氣變化莫測,經常被雲霧籠罩。最佳觀賞時間通常在清晨或傍晚,天氣晴朗時能見度最佳。冬季積雪覆蓋,夏季則可能出現裸露的岩壁。
這座山峰不僅是登山者的終極挑戰,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夢想取景地。無論什麼角度觀看,馬特洪峰都展現出不同的魅力,難怪被譽為「阿爾卑斯山之王」。
探索體驗
- 不同的健行路線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欣賞,有時間非常建議走走
- 在山上的湖畔能拍出著名的倒影
- 有機會可以搭乘日出列車上去觀景台,避開教堂橋市區一堆人的壅擠
- 健行路線人少的地方還有機會看到土撥鼠
實用建議
參觀時請記得:
- 建議攜帶防曬用品和足夠的水,離太陽比較近很容易曬黑
- 可以準備小點心,在山上野餐(請把垃圾帶走,不要留給大自然)
- 如果想拍出好照片,建議攜帶長鏡頭
整體而言,馬特宏峰是一座讓人震撼的山,可辨性很高。